面向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面向服务的运维体系
泛在连接、弹性配置、持续服务
互联网的下半场,桐乡·乌镇如何发光发热?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这里有太多的故事,9月18日,这里再迎来一场工业互联网主题的高峰论坛。
18日下午,坐标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2020第二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2020 GIIC)高峰论坛在这里启幕。大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电子学会、桐乡市人民政府等多家主办单位联合举办,在2020年——这个工业互联网落地实践的关键年,一起为行业人士把脉未来的风向。
会上,SAP中国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俊松博士,带来了《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服务贸易的“外循环”》的主题分享。
SAP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商。彭俊松博士以当前国内外双循环这种大背景,深度解读了SAP对于国内工业互联网的认识。通过回顾德国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如何实现服务贸易的逆差转型,结合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云计算市场“SaaS主导+寡头竞争”的格局,给出了国内如何推动服务贸易的“外循环”的建议。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发展现状来看,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彭俊松博士表示:
“第一,我们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的集中度并不高。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60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中国占到500家。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来讲,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我们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构成和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国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主要是工业设备提供商(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提供商。在中国,近一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主体是来自各个细分领域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跨界从事工业互联网开发,在方案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挑战。”
此外,他提到,中德产业发展路径相似,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互补性强,具有携手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基础。
以下为彭俊松博士的现场演讲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和整理:
今天,我们正处于国内外双循环这样一个非常独特、复杂的环境中。从全球贸易的视角,根据麦肯锡的分析报告,对贡献全球96%贸易的43个国家的23个供应链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五个转变和三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具体情况为:
五个转变为:商品贸易强度降低,服务贸易增加,劳动成本套利减少,知识密集度提高,区域内贸易增加。
三个因素为:2007年以来,新兴市场消费增长50%;中国等新兴市场供应链持续增长;新一代技术让物流、生产模式和产品形式发生改变。
从这里面,我总结出两点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服务贸易增加和商品贸易强度的下降正在同时发生。
第二,新兴数字科技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之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的占比,是每个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下面我把德国的经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德国的制造业,无论是在二战之后的崛起,还是面对来自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激烈竞争,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2010年的欧债危机等,德国的制造业都保持着超强的竞争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值得借鉴的是,德国充分利用了技术创新来提升服务贸易占比,在两次工业革命当中,不断地帮助德国制造业去发展围绕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件,分别发生在德国服务贸易进行逆差转型的两个关键时间点。
第一个是在90年代早期,德国率先推出可以在全球进行部署的ERP产品,不仅帮助德国企业顺利地走向全球化,同时也成为全球化企业的事实标准。目前全球2000强里面有超过92%的企业都在使用该系统。
第二个时间点是在2013年的时候,通过德国工业4.0,进一步用新的数字科技,基于CPS技术帮助德国的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全球化的能力。德国工业4.0战略带动了全球各个制造大国纷纷仿效。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跨国企业为了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之间的,围绕产品、资金、物流、人力的数据互通,实现业务流程在全球范围的精准对接。
在这个时间点上,ERP成为当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骨干,帮助企业完成在全价值链上、在全球领域的广泛业务对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接,推动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无论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生产服务组织,还是在企业外部将物流、采购、金融以及售后独立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生产性服务的产业,ERP在其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ERP,很难想象企业之间的生产性服务如何实现。
当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口,水平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和垂直集成,实际上这三大集成的技术路线正是服务于德国制造业的市场战略。具体情况如下图:
德国工业4.0提出了双领先战略:一方面,在供应商领先战略下,要让它的装备制造企业尽可能多的去部署CPS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领先战略下,建立跨企业的价值链网络,发展工业4.0市场。简单地讲,就是要让每一个德国的装备制造企业都深入地应用CPS,要在德国工业的整个价值链上面去发展面向工业4.0的市场。
通过这种双领先市场战略,确保德国企业在工业4.0中的领先地位,并用技术的手段来确保市场战略的成功,我觉得这是德国工业4.0在今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2015年,德国在工业4.0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智能服务世界”的概念。在企业打造智能产品的基础之上,推动企业建立数字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企业的设备数据、交易数据、金融数据、物流数据等各种专业的数据从数字化平台提供出来,让更多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去从事更多的以数字为核心的智能服务。其本质,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形成线下的生产性服务,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使其从线下走到线上,成为智能化的服务。它的目标是:
第一,提高智能服务的出口,推动全球化服务贸易;
第二,给大量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提供参与智能化服务的机会。也就是说,围绕着德国大型企业的全球化征程,德国的中小企业等也可以伴随这些大的企业,在数字化的帆船上走向全球化。
这正是德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地提升服务贸易比例的一些创新型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近几年来,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无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增长速度来讲,在全球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帮助传统产业不断完成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要从过去基于物理实物的“传统基建”走向“新基建”的阶段,加速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
对比后得出,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发展现状来看,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我们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的集中度并不高。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600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中国占到500家,尽管这个数据从我们的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来讲,还是偏高的。
第二,我们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结构和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提供商,主要是工业设备的提供商(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另外则是工业软件的提供商。而在中国,近一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主体是来自各个细分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跨界去从事工业互联网的开发,这确实存在跨界的挑战和竞争,尤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从市场化的角度,集合全球技术市场发展的规律来,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还是要融入到全球技术市场发展的历程以及总体趋势当中。
从全球技术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云计算的一个大的应用分支。从早期 IT、OT的孤岛式分离,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IT和OT的集成,直到今天工业互联网正打造 IT和OT的融合。这里我们看到,今天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其背后的核心力量,其实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
当前,全球云计算市场形成了“SaaS主导+寡头竞争”的格局,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相关服务贸易出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全球云计算的发展态势和中国目前的格局有很多的不同。国内的云计算市场主要围绕算力来发展。从这几年的市场结构来看,在云计算的细分构成中,IaaS不仅一家独大,而且比例还在逐年提高。
但是反观全球市场,全球云计算产业是以SaaS软件主导的产业,即便把IaaS和PaaS加起来,和SaaS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仅IaaS和PaaS已经进入了寡头阶段,基本上形成了垄断局面;在SaaS领域,一批主导厂商也占据了较为领先的位置,市场引领的效应正在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一方面肯定要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手段,提升围绕实物产品的服务贸易,增强产品竞争力,并走向全球化的市场,同时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路线,也必然要考虑到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
作为一家德国企业,我们的建议是:中德产业发展路径相似,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互补性强,具有携手构建生态的基础。
今天,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提供商主体是各家制造企业,而德国工业4.0技术的提供商主体是工业控制设备提供商和工业软件提供商。鉴于中德两国的制造业有很多相似和互补的地方,因此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互补的前提和基础。
SAP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提供商,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提升服务贸易来实现“外循环”的重要合作伙伴。
首先,在过去几年,SAP帮助众多的全球工业设备厂商实现工业4.0的三大集成,即水平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和垂直集成。大多数的这些工业设备厂商是SAP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的重要客户,因此很自然地和SAP有合作的基础。
其次,从最近几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用户企业面临着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不断增多、相互之间难以互联的挑战。SAP在德国已经和一些工业设备厂商建立了开放工业4.0联盟,避免让用户企业单独承担众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工作。这件事情是我们解决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推向商业化应用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三,在企业迈向工业4.0的过程中,围绕着一些场景进行大数据分析,打造数字化双胞胎有其必要的价值。但与此同时,工业4.0真正的挑战和难点,是如何建立全价值链的数字化线程,让产品的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一条完整的业务链上的数字可以实现无缝交互,这才是工业4.0最重要的核心标准,这也是前两个月SAP与西门子联合宣布在工业4.0领域合作的目标。
最后,无论是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都离不开行业化的深度建设。行业应用一方面既需要有具备行业特性的应用系统开发,同时也离不开行业全价值链上应用系统的支持,后者正是SAP的强项。SAP的策略是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些行业应用。
比如SAP跟霍尼韦尔合作,霍尼韦尔是楼宇自动化及设备的领导厂商,在相关的工业物联网领域有很强的积累;而SAP的软件则覆盖了建筑行业的楼宇建设、销售、管理、运营等领域。我们两方面一结合,可以为房地产行业提供IT和OT的融合,跨越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和整个使用周期的、完整的行业云方案。
这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一个很重要的走向,通过把像SAP这样的企业应用软件商的IT应用,和像霍尼韦尔这样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厂商的OT创新结合起来,共同推广打造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化平台。
我们相信SAP新推出的这种模式,完全可以和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尤其是在各个细分制造市场中的头部企业,进行借鉴和复制。
SAP非常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跟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国企业在双循环大格局下,迈向全球化。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文章源地址: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9/ZDzR0eTvBDpMd3ev.html 泽鹰物联 依云工业互联网平台